化石是見證地球生命演變的實證,不同的化石有著不同尋常的含義?;鳛楸4嬖趲r石中的遠古(一般指一萬年以前)生物遺體、遺跡和死亡后分解的有機物分子,可以分為實體化石、模鑄化石、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(又叫分子化石)這四大類。
其中,遺跡化石是指古代生物在生活底質(如沉積物)表面或內部留下的活動痕跡,如足跡、移跡、鉆孔生物在石質底質中鉆蝕的棲孔和在軟底質中挖掘的潛穴、糞團、糞粒、卵、珍珠、胃石等生物代謝、排泄和生殖產物。遺跡化石其顯著的特點在于它反映了生物體生活時的瞬間,而非其它化石都是死亡后殘留下來的那樣。
在遺跡化石中,足跡化石尤其顯得彌足珍貴,是研究遠古動物行為方式,探索動物行為起源的重要依據。讓我們看看恐龍、翼龍和最早的動物足跡都告訴了我們哪些有趣和有意義的信息。
恐龍足跡化石可以告訴我們什么?
大家都應該對恐龍留下的腳印或足跡化石很熟悉。甘肅劉家峽遺留的長達1.5米的世界之最恐龍足跡化石更是讓人感受到了恐龍的偉岸與震撼(圖1)。
那么,恐龍足跡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呢?恐龍足跡是恐龍在溫度、粘度、顆粒度比較適中,不是太軟也不是太硬的地表行走時留下的。
雖然,古生物學家難以根據足跡來判斷其主人到底屬于哪種恐龍,只能將它們分為遺跡科、屬和種。但能清楚了解的是,不同大類的恐龍其足部骨骼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,這些獨有的特征總會反映到足跡的形狀上。
一般恐龍腳印有單趾型、雙趾型、三趾型、四趾型、和五趾型(圖2)。從已發(fā)現(xiàn)的恐龍腳印來看,三趾型的最多,約占70%左右,獸腳類肉食性恐龍和鳥腳類恐龍大多為三趾型,二趾型的較少。
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有1800多平方米。最大的一組足印每個都將近1米,其中最大的一個長1.5米、寬1.2米,足有半個乒乓球桌大,一個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地坐在足印中間。
恐龍足跡與恐龍骨骼化石保存有一個明顯的不同,它是恐龍生活中行走行為的反映,是原地埋葬的產物。因此,恐龍足跡不僅可以反映恐龍個體大小,恐龍類別,恐龍群落的大?。▓D3),還可以還原恐龍生前的運動狀態(tài),推斷這些恐龍是否存在互相搏斗的場景。
恐龍剛剛誕生的時代,還是個小不點,地球上曾生活著遠比恐龍龐大的古爬行動物。但是,恐龍為什么能戰(zhàn)勝體型遠比它龐大的原始爬行動物呢?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早期的恐龍都是兩條腿直立行走的肉食動物,其運動的靈活性和新陳代謝的能力明顯勝于它的旁系親戚。那么科學家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?就是依據恐龍骨骼化石和足跡化石判斷出來的。恐龍是主要生存于陸地上的爬行動物,四肢直立于身體之下,而非往兩旁撐開,恐龍的臀窩朝向兩側,股骨的第四粗隆部往內,兩者契合,從而產生了直立的步態(tài)(圖4)。
足跡化石同樣還可以反映恐龍是群居還是獨居。在中國,恐龍足跡研究開始于1929年,那一年古生物學家在陜北神木侏羅紀地層中發(fā)現(xiàn)了禽龍類的足跡。此后,1940年在遼寧朝陽發(fā)現(xiàn)了400多個恐龍足跡。1949年以后,多個地方的恐龍足跡被陸續(xù)發(fā)現(xiàn)。2001年,在甘肅永靖鹽鍋峽兩千平方米范圍內,古生物學家共發(fā)現(xiàn)了10個恐龍足跡化石點、數(shù)千個足跡,其規(guī)模之大、數(shù)量之多、多樣化程度之高、保存之好,在亞洲,都是前所未見的(圖5)。2010年在山東諸城,人們又發(fā)現(xiàn)了包含3000多個恐龍足跡的大型化石點,這些足跡顯示一群大型蜥腳類恐龍在進行集群遷徙,而另一群大型獸腳類恐龍在追捕一大群小型鳥腳類恐龍。這可能是世界上被發(fā)現(xiàn)的最大規(guī)模的恐龍追捕現(xiàn)場了。
從天而降的翼龍腳印
翼龍類是最早飛上藍天脊椎動物(圖6),早期的翼龍有著長長的尾巴,嘴巴布滿牙齒,而后期的翼龍中則出現(xiàn)了翼展達到18米的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動物。翼龍出現(xiàn)于距今約2.3億年前的晚三疊世,與恐龍一道滅絕于距今665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。
翼龍的生活以飛行為主,能在地上留下較深足跡并完整保存的幾率相當?shù)?。而且翼龍骨骼很輕,造成它體重不大、腳印不深的狀況,以致形成足跡化石的機會非常小,翼龍脆弱的骨骼幾乎沒形成化石的機會,因此,不論翼龍化石或是足跡化石都十分珍貴。
過去很長時間,有關翼龍化石的信息基本上來自歐洲和南美洲,處于兩者之間的亞洲,鮮有翼龍化石的報道。近年來,翼龍化石不斷在中國發(fā)現(xiàn),也有越來越多的翼龍腳印被人們看到。這些都表明,中國也是中生代翼龍翱翔的主要棲息地。
繼甘肅劉家峽恐龍化石發(fā)現(xiàn)地首次發(fā)現(xiàn)了翼龍足跡化石,之后又在浙江東陽、山東青島即墨市、重慶綦江蓮花保寨等地相繼發(fā)現(xiàn)了翼龍足跡化石(圖7)。
其中,重慶綦江蓮花保寨化石點發(fā)現(xiàn)了中國最大的翼龍足跡動物群。據悉,該遺址保存了包括翼龍類、大型蜥腳類、禽龍類、古鳥類等極其豐富的足跡化石。其中翼龍足跡超過30個,是目前中國保存數(shù)量最多的(圖8)。
在重慶綦江一個地層能發(fā)現(xiàn)這么多翼龍類足跡,說明當時翼龍在此活動非常頻繁,也印證了綦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白堊紀公園。有趣的是,這些翼龍足跡就落在古鳥類足跡旁邊,顯示了它們之間和睦卻充滿競爭的關系。
過去曾認為,翼龍類在地面的形走相當笨拙,也不清楚翼龍類在地上移動時是采用四足方式還是二足方式。但山東青島即墨市區(qū)附近發(fā)現(xiàn)的5個翼龍足跡化石似乎比較好地解答了這些疑問。這些翼龍足跡化石由兩對前后肢足跡以及一個后肢足跡組成。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即墨的翼龍足跡就是典型的四足運動方式,從周邊的水痕來看,這只翼龍很可能正在涉水或尋找食物,它在地面能夠相當順利地運動(圖9)。
另一個有趣的發(fā)現(xiàn)來自對法國翼龍腳印的研究。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翼龍在降落到地面上以前,先在空中停留片刻,就像現(xiàn)在很多鳥類采用的降落方式。翼龍留下的爪痕顯示,它降落在地面上時的速度很快,在它完全停止下來以前,還往前跳了幾下(圖10)。這是科學家首次確定由遠古翼龍在降落時留下的腳印。
見證動物行走的歷史
足跡化石的功勞遠不止體現(xiàn)在恐龍和翼龍的發(fā)現(xiàn)上,還有比這個更驚人的。2018年,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哲等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了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(qū)前寒武紀末具有附肢的兩側對稱動物留下的足跡(圖11)。這些足跡有兩條平行的足跡與潛穴相連,反映了造跡生物行為的復雜性。造跡生物時而鉆入藻席層下進行取食和獲取氧氣(另有研究認為當時的海水可能是缺氧環(huán)境,而藻席的光合作用可以在局部產生氧氣富集),時而鉆出藻席層在沉積物表面爬行。據此科學家判斷這是一條身體兩側對稱、具有附肢的節(jié)肢動物或環(huán)節(jié)動物,又或是它們的祖先。并因此將地球動物行走的歷史前推至前寒武紀末,這一發(fā)現(xiàn)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。
根據前寒武紀與寒武紀足跡化石的研究對比,科學家還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(xiàn)象,那就是兩個時代的生物面貌的差異,大到了非常驚人的地步。因為前寒武紀生物界足跡化石非常罕見,已有被發(fā)現(xiàn)的足跡也非常的簡單,所呈現(xiàn)生物面貌是寂靜、主要營固著底棲生活、彼此相安無事、被動營養(yǎng)取食等,而寒武紀足跡化石異常豐富和多樣,生物面貌顯得極為復雜化,生物活動頻率極大提升,活動范圍也極為擴大,生活形式非常多樣(圖12)。由此反映出當時的海洋環(huán)境發(fā)生了重大而顯著的變化。
那么,足跡化石為何能夠吸引古生物學家的關注呢?這是因為,足跡化石雖然不能像實體化石那樣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態(tài),但從足跡化石中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態(tài)特征和行為學特征,比如它們是如何走路的。而在前寒武紀到寒武紀的轉折時期,足跡化石顯得尤為重要。因為那時候保留下來的動物實體化石十分稀少。前寒武紀的生物是沒有骨骼的,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才能保存下來。當直接證據缺失的時候,學者們只能通過間接證據遺跡化石來推測當時的環(huán)境,反推是哪些生物留下的足跡、它們有沒有復雜的動物行為等。那些比較可靠的遺跡化石,就能提供給我們前所未有的信息。
顯然,在中國三峽發(fā)現(xiàn)的足跡化石所提供的盡管是間接的證據,無疑為認識古老動物的行為,乃至寒武紀生命大爆發(fā)起源與演化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。
© 2018-2024 自貢市源中圓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蜀ICP備18023866號-1 技術支持:四川百信智創(chuàng)科技有限公司
川公網安備51030002000230號